google3a618f60eab5fd1a.html

本團一直沒開成的福隆便當團(提議人就是我XD~).
雖然我也沒去過這路線,不過會經過有名的舊草嶺隧道.
衝著這點.就殺去看看啦(路上還打電話問路線XD~~)

一般來說應該都是走木柵--菁桐--十分--雙溪--福隆--舊草嶺隧道.
不過這樣就要原路折返.或是殺到礁溪搭客運回台北.
我也沒有自己走過北宜...
所以..參考了往有的資料,我也來走一趟...新店--北宜--坪林--頭城--舊草嶺隧道--福隆--雙溪--十分--木柵--中和.
地圖上估算是17xKM..
就當作是200K模擬考吧^^

結果.............好累><"
這樣的時間算是200K完賽失格了><"
nEO_IMG_DSC_5873
今天選擇的路線...就是他.
自己想想...有點腦袋打結..(下次麻煩誰來敲醒我....)

nEO_IMG_DSC_5878
一路往上就會看到石碇的大茶壺了.

nEO_IMG_DSC_5879
這邊是格頭..
這裡也有石碇的大茶壺喔(發現這個還滿多支的XD~)
可以參考--坪林熱身團

nEO_IMG_DSC_5884
再往最高點騎..
路上會經過有名的觀星地--雲海國小

chingma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

這個品種比較早被發現.
西元1852年就已經被立志成為海賊王(???)的英國人發現.
上一篇介紹的P.aphordite遲至西元1848才在菲律賓被發現.

本種分布區域多在印尼群島上..新幾內亞.沙巴.東帝汶等等都有發現的紀錄.
分部北界在菲律賓南方島嶼.
南界在澳洲北部..

這品種花都頗大...
以多數花徑在10公分以上.(也有較小朵的..蘇拉維西產的我種植到開花多半在5~7公分大)
花型圓整的也不在少數(翻到不行的也不算少就是了XD~)
植株一般來說會比P.aphordite 大上不少,這品種應該是主要大白花使用的親本.

這個看唇瓣就可以發現跟"阿婆"有比較明顯的差異

nEO_IMG_ P.amabilis -Mantawe-3i.jpg
Mantawe 產的amabilis

nEO_IMG_ P.amabilis -Mantawei.jpg
可以看到他的唇瓣..比較長.
唇瓣上的鬍子也比較明顯(現在的市售大白花都有這特點^^)
觀看P.aphordite--請點我

nEO_IMG_ P.amabilis -Mantawei-1.jpg
一堆玩花的朋友的心得是.......阿嬤好花率比較低.
就是花型圓整的比較少...阿婆就滿容易找到花型好的~~

chingma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這篇是被催稿之下的產物.....
話說...我還真是欠很多的文章..
後面我好像還欠4種植物沒寫><"(作人真的不要答應的太"阿莎力" ><")

台灣號稱蝴蝶蘭王國.
本島就以白花蝴蝶蘭最為出名(離島是蘭嶼的--姬蝴蝶蘭)
之前這個白花品種命名為P.amabilis..
所以大家就直接翻成..阿嬤.這也就是所謂的"台灣阿嬤"..

但是這幾年把他跟另外一種很像的白花蝴蝶蘭(這...下篇會寫..)分開來.
這個就給了個名稱P.aphordite...所以...升級當作阿婆(這啥升級???)

P.aphordite
分布很廣..台灣東南部..菲律賓..澳洲北部都有分部(澳洲的花我沒見過..不知道是阿嬤還是阿婆??)
台灣最有名就三個產地..台東.恆春.蘭嶼.

幾年前原生種蝴蝶蘭留行的時候.
市面上也有一股搜集"純正"台灣阿婆的熱潮.
光是鑑定上就讓人很傷腦筋了.

菲律賓產的跟台灣原產的很神似,要比較其差異性,只能從一些比較細微地方著手.
台東.蘭嶼的原生棲地可能還有沒有被採集完的純正血統.
不過這些年來早有人玩野生復育.早就搞得亂七八糟了..
所以要用驗DNA的模式來判定.好像也有些疑慮.

根據日本的某學者說法..
台灣蝴蝶蘭(P.formosana..也就是P.aphordite var. formosana)的植株抗病性較差.
很多採集回日本的樣本也都不幸死亡.
所以...這個現在真的是有夠亂.

我自己手上也有好幾個個體..
有日據時代的流傳個體..也有蘭界前輩在5.60年代購入的野生個體.
這個在市面上就是一個亂字可形容 = ="
各有一派說法...

不過..只要是好花.
不用管這麼多啦~~
菲產也好..台產也罷~
種了會開花的...都是好花^^

nEO_IMG_DSC_5824.jpg
這個就是P.aphordite--俗稱的台灣阿嬤~

nEO_IMG_DSC_5825.jpg
花型也是很多變..
要更原整的也可以找到^^

nEO_IMG_aphrodite-Boho-3-1.jpg
這株是菲律賓Boho島產的..這產區很多都在花背帶有綠色

nEO_IMG_aphrodite-Boho-4-2.jpg
這是唇瓣及瘤狀體近拍

chingma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

這是本團的四月份約騎行事曆.
歡迎各位車友也來一起騎單車喔^^


未命名

有輕鬆的夜騎路線.
也有假日的山路進接班.

也有長程的吃喝玩樂團..
有興趣的請到----肉腳豆花團版面 報名喔

chingma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薔薇科多年生常綠灌木.
為台灣本島原生樹種之一.主要分布於北部沿海地區.蘭嶼.
日本南部.琉球.韓國也都有分部.

單葉,互生於枝條上.
葉子厚且有革質,有點像是福木的感覺.
幼葉有白褐色或紅褐色絨毛.葉子背面紋路清晰,有如石斑魚的斑紋因而得名.

總狀花序,花冠是呈現白色.
花冠五瓣,花朵大小約1.5~2公分.

主要用於行道樹.庭園數的使用.
盆景也有人拿他來製作.
樹皮也可以當作染料使用喔^^

還有另外一種石斑木也常被人拿來種植,請見-----田代氏石斑木

nEO_IMG_DSC_5550.jpg
花朵比較偏白..跟田代氏石斑木有些不一樣.

nEO_IMG_DSC_5552.jpg
可以看到花梗上布滿細細的絨毛

nEO_IMG_DSC_5553.jpg

chingma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這幾年小花種的蝴蝶蘭還滿流行的.
大概是大家也慢慢習慣欣賞這花雖然比較小.
但是開花數目很多的蝴蝶蘭摟.

這幾年來新品種的上市很多.
有幾品花的交配還真的很有創意.
這次介紹的是比較一般市面上看的到的品種.
市場上應該都買的到^^

nEO_IMG_DSC_5354.jpg
這品種邊緣是黃色的,對上桃紅色的唇瓣跟心部.
對比顏色還滿強烈的^^

nEO_IMG_DSC_5355.jpg
看這唇瓣...應該是有著姬蝴蝶蘭的血統.
姬蝴蝶蘭介紹---請點我

nEO_IMG_DSC_5356.jpg
姬蝴蝶蘭這幾天有就會介紹了^^

chingma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台灣馬醉木是台灣特有種.
這種植物日本也有產,花型有些不太一樣就是了.

這是杜鵑花科多年生常綠灌木.株高可達1~3公尺.
主要分佈於中央山脈海拔1000~3000公尺的地方.
不過北部的陽明山區也能見到這個植物的芳蹤~

花朵不大,成懸垂性.
外觀看起來有點像是小小的風鈴.
花期為春.秋兩季.

全株有劇毒,所以要小心不要誤食.
誤食會發生呼吸困難.全身抽蓄的現象.

nEO_IMG_DSC_5189.jpg
這就是他的花..看起來很可愛吧^^

nEO_IMG_DSC_5190.jpg
雖然很美麗..不過有毒喔~~

nEO_IMG_DSC_5191.jpg
植株要是沒開花,應該也很多人不會注意到吧^^"

nEO_IMG_DSC_5193.jpg
一顆顆小小的風鈴,組合而成一串串的花

chingma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學名:Chionanthus retusus

別名:花木、蘿蔔絲花、油根子、牛荊子
英名:Chnese Fringetree
科名:木犀科

產於中國甘肅、陝西、山西、河北以及南至雲南、廣東、福建、台灣等省;日本、朝鮮半島也有分佈。

為多年生落葉小喬木或灌木。
株高6-20m,樹皮灰褐色,薄片狀剝裂。枝開展,小枝灰綠色。
葉對生,卵形至倒卵狀橢圓形,全緣或有小鋸齒。雌雄異株,聚傘狀圓錐花序著生枝頂,疏散,花冠白色,筒短。

喜光,也較耐陰。喜溫暖氣候,也頗耐寒。喜中性及微酸性土壤,耐乾旱瘠薄,不耐水澇。
花期 4-5月。小枝灰黃色,密生絨毛。葉對生,革質,橢圓形或倒狂卵狀橢圓形,全緣。
雌雄異株,復聚傘花序頂生,花萼4裂,花冠4深裂,裂片線形白 色。花期4月-5月。核果橢圓形,藍黑色。果期9月-10月。

流蘇樹枝葉繁茂,花期如雪壓樹,且花形纖細,秀麗可愛,是優美的園林觀賞樹種,不論點綴、群植均具很好的觀賞效果。於草坪中數株叢植,也宜於路旁、水池旁、建築物周圍散植。
用播種、扦插或嫁接法繁殖。扦插宜在夏季進行。
嫁接以白蠟或女貞為砧木。移植於春、秋季進行,大苗栽需帶土球。
  
流蘇樹高大優美,枝葉茂盛,初夏滿樹白花,如覆霜蓋雪,清麗宜人,適宜植於建築物四周,或公園中池畔和行道旁。也可選取老樁進行盆栽,製作樁景。嫩葉可代茶葉作飲料。果實含油豐富,可榨油,供工業用。木材堅重細緻,可製作器具。也是名貴花金桂的砧木。
植株亦可以入藥,使用部位為他的芽跟葉.

~~以上資料來自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59769.htm ~~

nEO_IMG_DSC_5494.jpg

nEO_IMG_DSC_5465.jpg
流蘇樹的花..還滿特別的

nEO_IMG_DSC_5467.jpg
這個當作庭園樹算是這幾年爆紅.
之前的需求量不多,問的人也少><"

chingma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

這是上周六的行程.
一早天空有點陰陰的,還以為可能會下雨.
還好沒有下雨^^
一路上倒是悶熱的很..第一次騎車可以明顯看到身體前半部都是濕的(背像機騎車..背後是濕習慣了~)

這地名由來還滿特殊的..
會讓人不經意連想到木柵的貓空..

有一種說法是這座山以前有很多的熊。
可是卻突然都不見蹤影(被吃光??),所以有很多遺留下來的熊居住坑洞.
因而得名熊空(坑)

nEO_IMG_DSC_5790
本日出發集合點--新店捷運站

nEO_IMG_DSC_5792
眾多車友LDS中....
滿出乎我意料之外的...居然有23人報名..
我約巴拉卡團都不見得有10人......

chingma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這個其實是算槭樹的一種.
為槭樹科多年生落葉性喬木

產地分佈從日本、韓國到中國都可以看到他的蹤影.
  
葉子呈掌狀,5-7掌狀深裂,葉片對生.
此品種葉子新長出來呈現紅色,不過一樣會慢慢轉回綠色葉子.
冬季會自然落葉,所以春天新葉長出時火紅一片,非常的漂亮.

以人工將葉子修剪光,再抽出的新葉仍舊是呈現紅色.
所以可以四季都看到他的紅葉子~
(不過只建議一年人工剪葉一次.一次讓他自然落葉,以維持植株生長勢)

品種很多.
除了紅葉的"出猩猩"品種外.還有"桂","五彩","金彩"等等品種.
繁殖方式以嫁接為主.
應用上除當作庭園樹,也滿多應用在盆景上面的.


nEO_IMG_DSC_5531
最常見到的日本紅楓品種--出猩猩

nEO_IMG_DSC_5704
新芽長出來的葉子都是紅的喔

nEO_IMG_DSC_5702

chingma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P.lobbii 這有個很俗的直譯名--拉幣蝴蝶蘭(真不知道是誰想出要直譯的@@")
原產於尼泊爾.印度.越南一帶原始森林山區中.
中國雲南地區也有少數的發現紀錄.
植株不大.一片葉子大約是7~10公分左右.
一般常見植株一片葉子多半在3~5公分

花梗很短.所以常見花朵綻放在葉面附近.(越南種花梗較長,可達3~5公分)
唇瓣有兩種顏色..
咖啡色跟白色,還有咖啡色跟黃色兩種.
花朵以比例來算是大花了.
單朵花大約是0.8~1.5公分 XD~~~

原生地冬季會有落葉的情形.
以台灣栽培來說是不容易落葉,不過今年寒流濕氣較重.
所以很多植株都會有落夜情形.
這是正常的,不用太過於擔心~

栽培上跟一般蝴蝶蘭沒啥大的差異性.
一樣是建議半日照的環境栽培,植材乾了再澆水.
這品種根部比較不喜歡潮濕的環境,所以可以放到更乾燥再澆水喔^^

不然就是以板值方式栽培.
根系生長健康,值株自然會健壯~~

這品種的花現在剛好進入花期.
花市應該慢慢都看的到這品種的花上市了.
當然...聯合花市美集庭園藝也有販售喔^^

nEO_IMG_DSC_5596.jpg
花雖然不大,但是開花性很好.
這次拍的都是尼泊爾型.
花梗較短,花型圓整的個體也比較少..

nEO_IMG_P.lobbii-12.jpg
近拍~~
這個大大的唇瓣是他最大的特色^^

nEO_IMG_DSC_5582.jpg
唇瓣有兩種顏色..
咖啡色+黃色...跟這種開啡色+白色兩種

chingma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

學名;聚石斛 Dendrobium lindleyi

算是好種,易開花的石斛蘭.
可惜花期不算長.盛開大約7~14天即會凋謝.
強光加上適當的節水有助於花開多一些.
冬天可以減少澆水量,以利花芽分化.

我種植最多紀錄是....一次8花梗.
有的蘭展那種開的才叫可怕...大約來個20~30梗吧.
一次開時金光閃閃呢~~

nEO_IMG_聚石斛-4.jpg
花期不算很長..
大約是10~15天就沒了....

nEO_IMG_DSC_5599.jpg
不過花梗數一般都會很多.
像是這版值株不大卻有著五枝花梗喔^^

nEO_IMG_DSC_5601.jpg
剛開花時顏色會較金黃色

chingma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這是昨天的行程..
網路上看到頗多車友友分享這條路線,就有想去看看.
由於沒有去過這邊.(九份只有開車上去過..)所以請一位勇腳車友領騎.

沒想到......
這是噩夢的開始阿~~~
我這騎著登山車的肉腳..要追上勇腳等級的公路車..
基本上是種找死的行為><"

一路上就是很明顯的領先勇腳變態組..跟普通人組..
真的是衝很大....衝不用錢就是了= ="
nEO_IMG_DSC_5732
這是出發的集合地點--捷運昆陽站

nEO_IMG_DSC_5733
走新台五線還滿不錯的,車不多.
不過最後還是要接到濱海公路啦~~
天氣很好的一天...

nEO_IMG_DSC_5736
過蝙蝠洞後的海岸..
有沒有看到有人在海釣阿.
聽說這邊是不錯的釣點^^

chingma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

別名:小手球.
為薔薇科
多年生落葉小灌木,株高約1~2公尺.
葉子是互生成細長的橢圓形,葉背為綠白色。
為繖形花序,花多是白色.
有重瓣及單瓣兩種花.

種植環境以全日照較為適合,半日照會減少開花的數量.
根部不耐積水,所以土壤排水要好一些.

繁殖方式以扦插為主.可用根插或硬枝插.春季為適合期.
原產地:中國.日本.韓國.

冬季植株會有落葉的情形,這個不用太過於擔心^^"
nEO_IMG_DSC_5525
由許多花朵小花聚合而成一個個的花球

nEO_IMG_麻葉繡球-2
花球不是很大.
大約一個50元硬幣大小.

nEO_IMG_DSC_5512
細看一朵花時會覺得有點像是梅花

chingma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1) 人氣()

杜鵑花簡稱杜鵑,為杜鵑花科杜鵑花屬植物,是中國十大名花之一。全世界有850多種,主要分佈於亞洲歐洲北美洲,在中國境內有530餘種,但種間的特徵差別很大。花頂生,花數不一,核花骨朵顏色豐富多彩。杜鵑花通常為5瓣花瓣,在中間的花瓣上有一些比花瓣略紅的紅點。杜鵑花的生命力超強,既耐乾旱又能抵抗潮濕,無論是大太陽或樹蔭下它都能適應。根淺,分佈廣,能固定在表層泥土上。最厲害的是它不怕都市污濁的空氣,因為它長滿了絨毛的葉片,既能調節水分,又能吸住灰塵,最適合種在人多車多空氣污濁的大都市,可以發揮清靜空氣的功能。通常在春、秋兩季開花。

喜歡疏鬆的微酸的土壤,不應該澆硬度較大的水。生長季(春、秋)應該多施淡肥。比較耐寒。氣溫較低地區可放在室內過冬。喜歡陰涼、濕潤的環境。應避免強烈的日光照射,保釋空氣濕潤,保證水的充足供應。

主要有播種、扦插和嫁接等繁殖方式。不同品種具體操作不同。

台灣以北部為主要杜鵑花種植區域,是台北市的市花,主要為平戶杜鵑、皋月杜鵑、西洋杜鵑等品種[1]。目前宜蘭等縣市也廣植杜鵑花。

台灣原生杜鵑方面,有75%為台灣特有種。其中在台北縣烏來鄉北勢溪一帶長有原生種杜鵑——烏來杜鵑Rhododendron kanehirai Wilson),植株與花冠都較平戶杜鵑為小。然而因翡翠水庫興建而將棲息地淹沒,野外原生植株似已絕跡。現在僅剩栽培植株;當前有復育計畫[2][3],欲於北勢溪上游重新栽植烏來杜鵑。

~~以上資料來自維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9D%9C%E9%B5%91%E8%8A%B1&variant=zh-tw ~~

nEO_IMG_麒麟杜鵑.jpg
久留米杜鵑系統的--櫻花杜鵑

nEO_IMG_肯特杜鵑.jpg
這是肯特杜鵑.
除了這種雙色種之外,還有

nEO_IMG_DSC_5202.jpg
種植最多的平戶杜鵑...這也是台北市市花

chingma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