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多年生草本 (63)
- Jul 10 Fri 2009 07:48
"蓮蓮"風情
- Jul 06 Mon 2009 07:59
一葉蓮--印度莕菜
印度莕菜.
又稱作印度蓮.一葉蓮.
為龍膽科莕菜屬多年生草本植物.
原本在台灣多處野地都可以見到他的蹤跡.
近年來由於原棲地的開發或是農藥使用,在野外已經不常見了.
由於他開花的特性在葉柄上.
每一片剪下來都會開花,進而成長成新植株.
搭上這波水生植物熱的風潮.
所以反到是家家戶戶栽培的水生植物之一.
看起來毛茸茸的花是見到他的第一印象~
由於不是從植株基部開花.
每一片葉子都可以剪下來成長成一株新植株喔
最近還滿愛玩這種風格的XDDDDD
- Jul 02 Thu 2009 07:46
花市新面孔--粉扇花
這個..
其實在數年前就有相同的植物出現了.
不過..那是紫色的,也就是市面上常見的紫扇花.(相關介紹請到我學長的BLOG觀看-----愛花人集合)
今年市面上這個粉色的算是新上市的顏色.
這幾年都是只有紫色的在市面上販售~
粉扇花.
草海桐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原產於澳洲東.南部一帶沿海地帶.
葉緣呈鋸齒狀,葉子及枝條上有細小的絨毛.
花期頗長.可由春末一直開花到秋天.
生長速度不是很快.
性喜高溫潮濕.忌缺水.
栽培環境,全日照最為理想,花也比較多.
半日照亦可生存,不過開花數目就少得多摟~~
冬季寒流來時有的葉緣會變成紫紅色.
這是正常現象.
不過觀賞價值就打個折扣摟~~
花朵跟半邊蓮很相似
這玩意我之前試過...就算積水也不會爛根.
非常的好種植^^
- May 01 Fri 2009 08:15
水果鼠尾草
水果鼠尾草.
唇型花科,鼠尾草屬的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
葉子頗大,葉面披有茸毛.
葉子成互生狀.
花期為每年的春季,花色桃紅色.
花序頂生.
葉子有特殊的水果香味,可以拿來製成精油使用.
葉子可以種到很大一片.
有的甚至有成人手掌大小.
開的花色算是亮桃紅色.
還滿顯眼的~
- Apr 13 Mon 2009 08:09
夢幻草--耬斗菜
耬斗菜.
毛茛科多年生宿根草本.由於台灣平地越夏不易.
所以多當作1.2年生草本栽培.
又名夢幻草.獅子草(聽說獅子很喜歡????)漏斗花.
植株一般不會很高.約在20~30公分之間.
葉子為羽狀三出葉.
花序頂生或腋生.為繖狀花序.
其果實也長得頗特殊.
顏色有紅色..粉紅色..
還有我覺得拍起來很夢幻的淺藍紫色.
印象中還有比較深色的.
花朵尾巴拖個長長的"距"
- Mar 06 Fri 2009 07:38
貓咪的最愛--貓薄荷
荊芥屬(學名:Nepeta)為被子植物唇形科中的一屬,共可分為約250個物種。其中某些種類由於能刺激貓的費洛蒙受器,使貓產生一些特殊的行為,因此而稱貓薄荷(英語:catmint)或貓草(catnip)。荊芥屬原生於歐洲、亞洲及非洲,其中地中海到中國大陸之間為其多樣性最高的區域。此外這類植物也是現今北美地區常見野草[1]。
多數荊芥屬植物為多年生草本植物,一年生者則佔少數。其莖部堅固結實;葉片為對生心型,顏色介於綠色與灰綠色之間。花則可分為白色、藍色、粉紅色或淡紫色,在每一個莖頂上,可長出多個花束。這些花呈管狀,花上有許多紫色小斑點。
其他用途
貓薄荷(Nepeta cataria)是一種弱神經作用物,具有鎮靜、興奮等作用,當劑量較高時,會使人產生噁心症狀。愛荷華州立大學的一項研究指出,從貓薄荷(N. cataria)中所提煉出的純荊芥內酯,具有10倍於DEET的驅蚊效果[2]。貓薄荷也是一種伴植植物,能夠驅除害蟲。另有些荊芥屬植物可用來作為鱗翅目幼蟲的食物,如一種稱為Coleophora albitarsella的鞘蛾。
~~以上資料來自維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8D%8A%E8%8A%A5%E5%B1%AC ~~
這是他的花..
近拍看還滿有趣的喔^^
植株照..
這跟檸檬香蜂草很相似的葉子.
不過香蜂草表面比較光滑,這表面有一層細毛的感覺
- Mar 05 Thu 2009 07:43
大花酢漿草
大花酢漿草 (Oxalis bowiei)
酢醬草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
原產於南非,跟一般常見的酢漿草一樣夏季會進入休眠期.
夏眠時期不要澆水.因為他地上部會枯黃乾掉.
建議上最好挖起來放另外存放,以利越夏.
花期頗長...秋天至隔年春天都可以見到他的芳蹤
這幾種都是園藝栽培種.
花色.葉色..跟一般常見的路邊野生種有一點不一樣.
不過葉形可都是一樣的.
看到葉子就認得出來了^^
主要繁殖方式有播種.分株.
及地下部鱗莖栽培.
這種的花梗是四種中最長的.
開花花序也不太一樣
這是淺紫色的大花酢漿草
這是四種中唯一是紫業的品種.
這種的葉子跟花在四者種也是最小的.
這個前兩年上市時有造成小轟動.
這品種就是芙蓉酢漿草
- Feb 26 Thu 2009 07:34
金黃耀眼--金雞菊
金雞菊 學 名: Coreopsis basalis
菊科金雞菊屬,多年生宿根草本花卉
多年生宿根草本,葉片多對生,稀互生、全緣、淺裂或切裂。花單 生或疏圓錐花序,總苞兩列,每列3枚,基部合生。舌狀花l列,寬舌狀,呈黃、棕或粉色。管狀 花黃色至褐色。
主要種類:
金雞菊Coreopsis·basalis,株高30~gOcm,全株疏生長毛,葉全緣淺裂,莖生葉 長圓匙形或披針形,莖生葉3一5裂,頭狀花序徑6一7cm,具長梗,花金黃色。
大花金雞菊C·grandiflora全株稍被毛,有分枝,基生葉披針形,全緣,上部葉3一5深裂。頭 狀花序4一6·3cm,內外列總苞近等長。舌狀花8枚,黃色長1~2·5cm,端3裂,管狀花也為黃 色。
大金雞菊C·lanceolata,無毛或疏生長毛,葉多簇生基部或少數對生,莖上葉很少,頭狀花 徑約5一6cm,外列總苞常較內列短,舌狀花8枚黃色,端2~3裂。管狀花黃色。
輪葉金雞菊Coverticillata@無毛,少分枝,葉輪生無柄掌狀3深裂,各裂片又細裂, 管狀花黃 色至黃綠色。
原產美國南部,金雞菊類耐寒耐旱,對土壤要求不嚴,喜光,但耐半陰,適應性強,對二氧化硫有較強的抗性。
栽培容易,常能自行繁衍。生產中多採用播種或分株繁殖,夏季也可進行扦插繁殖。播種繁殖一般在 8月進行,也可 春季4月底露地直播,7一8月開花,花陸續開到]0月中旬。二年生的金雞菊,早春5月底6月 初就開花,一直開到10月中旬。欲使金雞菊開花多,可花後摘去殘花,7~8月追一次肥,國慶 節可花繁葉茂。
枝葉密集,尤其是冬季幼葉萌生,鮮綠成片。春夏之間,花大色豔,常開不絕。還能自行繁衍,是極好的疏林地被。可觀葉,也可觀花。在屋頂綠化中作覆蓋材料效果極好,還可作花境材料
~~以上資料來自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60165.htm?func=retitle~~
- Feb 10 Tue 2009 09:31
不是從天竺來的天竺葵
天竺葵,別名石臘紅、入臘紅、日爛紅、洋葵,是開花植物的一個屬,包括約230種多年生肉質、亞灌木或灌木植物。天竺葵原產非洲南部,世界各地普遍栽培。
天竺葵幼株為肉質草本,老株半木質化;其葉對生,葉片為圓形,腎形或扇形;花色有白、紅、紫、粉紅、橙等多種,為傘形花序,四季都能開花,以春季最盛。天竺葵在西方是很好的裝飾窗檯的花卉,在歐洲大陸,如德奧等國,尤為常見。
天竺葵的葉子通常是互生的, 掌狀淺裂或羽狀簽裂, 一般具有長葉柄,有的種類葉上有深淺紋路,每朵花具五瓣,花聚集成傘狀,稱為「假傘狀花序」,花的形狀從星狀到漏斗狀有各種形狀,顏色有白色、粉紅色、紅色、橘紅色、紫色直到甚至近似黑色,各種都有。
人工培育的天竺葵可以分為六大組,其中帶狀花又可進一步區分。
- 天使花
- 蔓藤型
- 帝王花(法國種)
- 灌木葉
- 獨花型
- 帶狀花-直立型
- 仙人掌花型
- 重瓣
- 觀葉型
- Formosum hybrid
- 月季花型
- 單瓣
- 星狀花型
第一個天竺葵的種植物種為齊斯特洋葵,為南非原產。在1600年之前被一艘停靠過好望角的船隻帶回荷蘭萊頓的植物園。 1631年,英國園藝家John Tradescant從巴黎的Rene Morin購買種子並引進這種植物到英格蘭。 天竺葵的英文名字Pelargonium是於1738年由Johannes Burman命名的。.
~~以上資料來自維基百科全書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4%A9%E7%AB%BA%E8%91%B5 ~~
這是他的花苞..看起來就知道可以開很多^^
葉子有的會有斑紋,有的就不會有~
- Feb 06 Fri 2009 09:13
懸崖菊
懸崖菊
採用菊花品種滿天星小菊的品系當作素材來製作.
經人工培養而成.
一株理想的懸崖菊應該是後寬前窄.呈現等腰三角形的造型.
開花的花苞密集向一面懸垂,長度有的可以長達3~4公尺.
由於栽培時間較長.所以栽培的農家不是很多.
且栽培技術上頗多技術的技巧,所以這個栽培的功要下的很足,一點也不能偷懶.
光是摘芽就要花去不少時間.
且菊花的潛葉蛾常常發生,這樣枝條密集狀態下,施藥也是要特別注意~~
- Jan 23 Fri 2009 08:59
菊花大集合
學名:Dendranthema morifolium
英文名:floschrysanthemum(FloristsChrysanthemum)
別名:菊華、秋菊、日精、九華、黃花、帝女花、笑靨金、節花、鞠、金蕊、甘菊。因其花開於晚秋和具有濃香故有「晚豔」、「冷香」之雅稱。
分類:菊科,菊屬
有時也作菊科所有花卉品種的總稱。
菊科是種子植物最大科,總數25000~30000種,而其花卉種類也很多,僅次於蘭花。
菊屬有30餘種,中國原產17種,主要有:野菊、毛華菊、甘菊、小紅菊、紫花野菊、菊花腦等。
株高20-200cm,通常30-90㎝。莖色嫩綠或褐色,除懸崖菊外多為直立分枝,基部半木質化。單葉互生,卵圓至長圓形,邊緣有缺刻及鋸齒。頭狀花序 頂生或腋生,一朵或數朵簇生。舌狀花為雌花,筒狀花為兩性花。舌狀花分為下、匙管、畸四類,色彩豐富,有紅、黃、白、墨、紫、綠、橙、粉、棕、雪青、淡綠 等。筒狀花發展成為具各種色彩的「托桂瓣」,花色有紅、黃、白、紫、綠、粉紅、複色、間色等色系。
花序大小和形狀各有不同,有單瓣,有重瓣;有扁形,有球形;有長絮,有短絮,有平絮和卷絮;有 空心和實心;有挺直的和下垂的,式樣繁多,品種複雜。根據花期遲早,有早菊花(九月開放),秋菊花(十月至十一月),晚菊花(十二月至元月),但經過園藝 家們的辛勤培植,改變日照條件,也有五月開花的五月菊,七月開花的七月菊。根據花徑大小區分,花徑在10釐米以上的稱大菊,花徑在10—6釐米的為中菊, 花徑在6釐米以下的為小菊。根據瓣型可分為平瓣、管瓣、匙瓣三類十多個類型。
【產地與習性】
菊屬有30餘種,中國原產17種,主要有:野菊、毛華菊、甘菊、小紅菊、紫花野菊、菊花腦等。 為多年生草本植物。喜涼爽、較耐寒,生長適溫18-21℃,地下根莖耐旱,最忌積澇,喜地勢高、土層深厚、富含腐殖質、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在微酸 性至微鹼性土壤中皆能生長。而以Ph6.2-6.7最好。為短日照植物,在每天14.5小時的長日照下進行營養生長,每天12小時以上的黑暗與10℃的夜 溫適於花芽發育。
【品種分類】
菊花品種繁多,頭狀花序皆可入藥,味甘苦,微寒,散風,清熱解毒。這就是藥菊。按頭狀花序乾燥 後形狀大小,舌狀花的長度,可把藥菊分成 4 大類,即白花菊、滁菊花、貢菊花和杭菊花四類。在每一類裡則根據原產地取名。在白菊花類裡,以產安徽亳縣的亳菊品質最佳,其次如河南武陟的懷菊,四川中江 的川菊,河北安國的祁菊,浙江德清的德菊等。
由於菊花栽培歷史悠久,中國歷代都相繼有關於菊花品種的大體記錄和分類——菊譜的出現。 1967 年湯忠皓對菊花品種提出過一個較為完整的分類法,他根據花徑的大小分為滿天星和大花兩個大區,然後再根據頭狀花序中舌狀花與管狀花數量之比,在每個區裡分 舌狀花系與管狀花系,最後依據瓣型及瓣化程度分成類與型。
在滿天星區裡,舌狀花系有3 類4 型:平瓣類:①平瓣小菊型;匙瓣類:②匙瓣小菊型,③蜂窩小菊型;管瓣類:④管瓣小菊型。在盤狀花系裡有 1 類 2 型:托柱類:⑤平柱小菊型,⑥管柱小菊型。在大花區裡,舌狀花系有 4 類 21 型:平瓣類:⑦寬瓣型,⑧芍藥型,⑨翻捲型;匙瓣類:⑩蓮座型, (11) 卷散型, (12) 舞蓮型, (13) 圓球型, (14) 舞球型;管瓣類: (15) 圓盤型, (16) 疏管型, (17) 管球型, (18) 翎管型, (19) 枯針型, (20) 紐絲型, (21) 散髮型, (22) 大勾環型, (23) 小勾環型, (24) 垂珠型, (25) 飛舞型, (26) 龍爪型;毛刺類: (27) 毛刺型。盤花系裡有 3 類 3 型:平瓣托柱類: (28) 平瓣托柱型;匙瓣托柱類: (29) 匙瓣托柱型;管瓣托柱類; (30) 管瓣托柱型。
分類學家對菊花的原祖有一些不同看法,或認為野菊( Dendranthema indicum )是菊花的祖先,或認為小紅菊( Dendranthema chanetii )、甘菊( Dendranthema lavan-dulaefolium )是原祖。可以肯定的是菊花不是單元起源的,不能用簡單的種系發生方法來概括。
以上資料節錄自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4206.html?tp=0_01~~~
先來張比較常見的花型.
在俗稱的洋菊系統中這算是比較常見又討喜的花型.
這個花朵不大.大約50元硬幣在大一些.
花瓣算是管狀花系統.
這也是管狀花.
一般都稱這品種是麵線菊.
花變就像一條條的麵線一樣細細長長的~
- Jan 22 Thu 2009 09:21
香草植物--金蓮花
金蓮花.
又稱旱金蓮.矮金蓮.荷葉蓮.
為金蓮花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原產於中南美洲及南美洲等地.
常用於吊盆,花壇綠美化.
可以當作觀賞植物使用,也可以當作藥用植物栽培.
主要食用他的嫩芽跟花朵還有根莖部.其嫩芽具有似芥末的味道,可作為辛香料.花朵可作生菜沙拉.地下莖富含澱粉,可代替馬鈴薯.
不過.....我沒吃過就是了^^"
- Jan 21 Wed 2009 11:57
隨風搖曳--風鈴花
風鈴花又名彩鐘花.
原產於南歐地區,為桔梗科風鈴草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
花朵呈鐘型,像一個個風鈴掛在花梗上,所以稱風鈴花.
這個主要有分兩個系統.
高性種的多半拿來當作切花使用.
矮性種的就拿來盆植或是花壇使用.
這個矮性種花梗抽高起來也是有個40~60公分高喔~~
顏色市面上常見的是紫色及粉紅色.
由於平地越夏困難.
所以都當作一.二年生草花栽培.
花期為秋末~初春.
一盆花的觀賞其頗長.
放在室內明亮處約有1~1.5個月的觀賞期.
紫色一樣還是很不好拍><"
- Jan 14 Wed 2009 08:56
食蟲植物--豬籠草
豬籠草,為豬籠草屬植物的統稱,是豬籠草科的唯一屬。也是多種能夠捕食昆蟲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主產地是熱帶亞洲地區。豬籠草為地生植物,是攀援狀的亞灌木。豬籠草擁有一幅獨特的吸取營養的器官——捕蟲囊,捕蟲囊呈圓筒形,下半部稍膨大,因為形狀像豬籠,故稱豬籠草。在中國的產地海南又被稱作雷公壺,意指它像酒壺。這類能夠通過捕捉和消化昆蟲等小動物來獲取營養的植物被稱為食蟲植物。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類法單獨分出一個豬籠草目,1998年根據基因親緣關係分類的APG 分類法認為應該將本科納入石竹目。
植物學性狀
- 莖株:豬籠草在自然界常常平臥生長,莖株一般不超過1m,但是不同的品種也有超過3m的。
- 葉:互生,葉片呈長橢圓形,長10cm - 25cm,寬4ccm - 8cm。葉的構造複雜,分葉柄,葉身和捲鬚,葉片的頂端連接著向下彎曲的捲鬚,捲鬚尾部擴大並反捲形成瓶狀,即為捕蟲囊。
- 捕蟲囊:豬籠草的捕蟲囊長12cm - 16cm,寬2cm - 4cm,籠色以綠色為主,有褐色或紅色的斑點和條紋頂端有囊蓋。囊蓋卵圓形或橢圓狀卵形,長2.5cm - 3.5cm。捕蟲囊小的時候,囊蓋是密封的,成長後囊蓋才打開,只有一處與囊口相接。而且打開後不再隨意閉合。
- 花:豬籠草的花為單性雌雄異株,總狀花序,花色為紅色或紫紅,有萼片而無花瓣。
- 雄花:雄花有四枚萼片,呈橢圓形或長圓形,長5cm - 7cm,雄蕊的花絲合生成管狀,花藥集生成圓球型。
- 雌花:雌花的萼片較小,雌蕊呈橢圓形,黑色,密生濃毛,豬籠草果實成熟時,開裂為4個果瓣,深褐色,長1.5cm - 3cm,內面有很多絲狀的種子。
豬籠草的捕食
豬籠草的捕蟲囊內有蜜腺能分泌蜜汁引誘昆蟲, 昆蟲進入捕蟲囊後,囊蓋並不像人們想像的那樣合上,但是捕蟲囊的囊口內側囊壁很光滑,所以能防止昆蟲爬出。囊中經常有半囊水。水過多時,捲鬚無法承重還會 自動傾斜倒去一部分水。因為如果囊內盛滿水,昆蟲掉在水裡後就容易逃出。捕蟲囊下半部的內側囊壁稍厚,並有很多消化腺,這些腺體泌出稍帶黏性的消化液儲存 在囊底。消化液呈酸性,具有消化昆蟲的能力。事實上囊蓋一定是打開的,囊蓋的主要用途是引誘昆蟲,因為囊蓋的內壁也有很多蜜腺。 掉進囊內的昆蟲多數是螞蟻,也有一些會飛的昆蟲如野蠅和蚊等。
生長環境
豬籠草屬植物種類繁多,全世界約有120種左右。大多數生長在印度洋群島、馬達加斯加、斯里蘭卡、印度尼西亞等潮濕熱帶森林裡,中國海南,廣東、雲南等 省也有這種植物。其中分為高地與低地型兩種,高地種為標高800~2500m以上,喜歡冷涼潮濕的環境不忌諱白天高溫,但夜晚必須維持在攝氏15度左右, 在這樣環境中生長的豬籠草,普遍有高山雲霧所壟罩,雖然如此一天當中仍有不少時間能照射到太陽光;低地豬普遍生長於0~800m左右,喜溫暖、濕潤和半日 照或全日照的環境。不耐寒,怕乾燥和強光。生長適溫為25-30℃,3月至9月為21-30℃,9月至翌年3月為18-24℃。冬季溫度須不低於 16℃,15℃以下植株停止生長,10℃以下溫度,就會出現凍傷或死亡的現象。
種植要領
豬籠草以園藝店內就有販售的中粒赤玉土、三號蛇木屑、樹皮、無肥泥炭土作為基本介質,切勿單獨使用以避免造成爛根的問題。一天澆水次數越多次越好, 以原生地來說,每一到兩小時便會下一次雨,在人為種植環境下也儘量能夠接近原生地的生態會更好,並且注意水質的問題,請使用Ro水。
瀕危保護
根據由各締約國簽訂的《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豬籠草屬於附錄Ⅱ中受保護的列明植物。雖然豬籠草並未屬於瀕危絕種的物種,但其貿易可能會導致絕種的危險。因此,公約上規定豬籠草是可以貿易,但必須先獲得公約許可證。
~~~以上資料節錄自維基百科全書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B1%AC%E7%B1%A0%E8%8D%89 ~~~
- Jan 08 Thu 2009 08:11
香料植物--芳香萬壽菊
芳香萬壽菊.
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植株可以成長到70~100公分高.且成長快速,栽培容易.
原產於中南美洲,性喜溫暖的氣候.
冬天栽培容易葉子變紅.
四季常綠,葉子及枝條有百香果的甜甜香味.
有人說這個泡茶有百香果味.煎蛋有九層塔味道(這是迷樣綜合體嗎???XD~)
葉子深裂,成對生.
花序頂生.
花期為秋~春天.
栽培容易,注意肥料的補充即可.
病蟲害很少,我自己栽培上發現連蝗蟲都不愛吃XD~(味道太濃烈..跟迷迭香有的拼)
- Jan 02 Fri 2009 08:24
台灣特有種--田代氏黃芩
Scutellaria tashiroi Hayata 田代氏黃芩(ㄑㄧㄣˊ)
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葉片卵形至三角狀卵形,長5-35 mm,寬5-25 mm,基部心形至鈍形,先端鈍形,鈍齒緣,兩面有毛;葉柄長2-8 mm。
保育等級 | 接近威脅 ![]() |
評估依據 | 無相關評估依據資料 |
請參閱IUCN物種保育等級評估表(1994) | |
保育等級 描述 |
接近威脅(Near Threatened)。本種分佈區域較廣,日據時期標本頗多,但光復後數量大為減少,如蘭嶼島上的族群,在採集和開墾的壓力下已瀕臨滅絕,但本島的族群常分佈在懸崖上得以倖存。 |
|
|
|
~~ 以上資料來自行政院農委會 http://ngis.zo.ntu.edu.tw/rareplant/species.asp?id=t00365 ~~~
- Dec 29 Mon 2008 07:39
猜一猜答案揭曉---萱草
萱草(學名:Hemerocallis fulva,英文:daylily),百合科植物,新分類法將其獨立為萱草科(Hemerocallidaceae)。別名眾多,有「金針」、「黃花菜」、「忘憂草」、「宜男草」、「療愁」、「鹿箭」等名。當食用時,多被稱為「金針」(golden needle)。原產於中國、西伯利亞、日本和東南亞。
萱草在英語中稱為虎百合(tiger lily)或一日百合(daylily),以其花一朵多僅開一日為名,從日出開至日落,隔日即換上另一、二朵綻放;所屬之黃花菜屬的拉丁文屬名Hermerocallis源於希臘文,表示「一日之美」,意義類同。多種在盆裡用來觀賞。
其葉形為扁平狀的長線型,與地下莖有微量的毒,不可直接食用。花形則是於開花期會長出細長綠色的開花枝,花色橙黃、花柄很長、呈為像百合花一樣的筒狀。結出來的果子有翅。
|
用於食用用途時,需摘下尚未展開、呈淡綠色的花蕾曬乾。金針乃華人飲食中歷史悠久的食物之一,食用方法通常是取用乾燥花蕾(呈金黃色),煮成金針湯,或與仔雞等紅燒。
新鮮的金針含有一種叫做秋水仙鹼的有害物質,必須經過開水焯制並用冷水浸泡後才可食用。
萱草的根莖是中藥藥材,可消腫退火。金針花則在有典籍記載為性味甘涼,具潤肺功能,鐵質相當豐富。
- 《神農本草經》民國復古輯本:萱草,一名忘憂,一名宜男,一名歧女。味甘,平,無毒。主安五臟,利心志,令心好歡樂無憂,輕身,明目。
~~以上資料來自維基百科全書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90%B1%E8%8D%89 ~~~~
- Dec 26 Fri 2008 07:57
今年度最後一攤...植物猜一猜
- Dec 24 Wed 2008 08:20
秋.冬季節河邊的主角--芒花
五節芒(Miscanthus floridulus)又名菅蓁、芒草、菅芒花,禾本目禾本科芒屬,台灣及香港常見的多年生草本植物。
葉背綠色,葉下無白粉,葉緣有鋸齒容易割傷皮膚。雌雄同株,可高達4公尺。花期4至7月,花初期為淡黃色、成熟時呈黃褐色,圓錐花序,小穗長2至4公釐。果實呈橢圓狀。
零星分佈在台灣陽明山。古時台灣賽夏族使用於矮靈祭場裡,鋪設在祭場中以驅邪求平安。莖部嫩心可作食用。
~~以上資料來自維基百科全書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4%BA%94%E7%AF%80%E8%8A%92&variant=zh-tw~~
之前上課時有聽老師說過.
有開墾過的地方,這個是第一個長出來的植物.
這次去五分山氣象雷達站看到...果然不錯.
這個不論是在陽明山地區的紅芒花,還是一般河邊常見的白芒花.
在秋.冬季都是一種數大便是美的感覺~(不過...種子四處飛散,相信有在種花的應該都很討厭><")
- Dec 10 Wed 2008 07:58
小巧可愛--白雪蔓
白雪蔓.
玄參科過長沙屬多年生草本植物.
也有人稱作雪花蔓.粉雪蔓.
花色有白色.粉白色.紫色.等等...
所以市場名稱就因色不同而有所變化.
原產於非洲北部地區.
葉有鋸齒成心狀,上披有細毛.
莖有匍匐性,當作地被植物或吊盆植物都很好用.
栽培上要注意不能缺水.
要注意土壤的潮濕,千萬不可以乾過頭喔~~
光線以半日照即可.一般有稍微遮陰的陽台.窗口都很適合栽培.
由於這個比較喜歡冷涼天氣,夏天要移到比較通風良好且陰涼的地方越夏~